素質教育大討論:深化電大中專教學改革的緊迫任務
編者按 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是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央電大自1999年啟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以來,始終將素質教育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指標。各試點單位在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建設以及教學過程實施和學習支持服務等方面,針對在職成人特點,利用遠程教育優勢,在素質教育實踐中做出了大量的和富有成效的積極探索。為進一步總結電大開展素質教育工作的經驗,扎實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新形勢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模式,《中央電大時訊》特組織開展“素質教育大討論”,即日起在“論壇”欄目陸續刊出相關文章。歡迎大家積極撰文,踴躍投稿;來稿應結合本職工作和本校實際,從專業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個人發展和人才觀等多種視角思考素質教育問題,字數以不超過3000字為宜。
我國的國情和所處的歷史階段決定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是多樣化的,不僅需要高層次創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業進行技術傳播和技術應用、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中等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這一艱巨的歷史重任,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力量。
一、電大中專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素質教育是以質量為本的教育,在海外稱為優質教育,也有的學者指出,素質教育就是優質教育、高效教育、創新教育。電大舉辦中等職業教育已走過了二十余年的發展歷程,由于長期學科教育的慣性,職業教育觀念和培養模式相對滯后,重成績輕素質,重文化輕技能,重理論輕應用,教學工作存在著片面強調學科體系和知識灌輸,與生產和生活實際聯系不緊密,對知識應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實踐和專業技能訓練比較薄弱等問題,難以使學生形成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這些問題制約了電大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影響了電大在中等職業教育領域作用的發揮。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是電大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緊迫任務。
二、實施素質教育,深化電大中專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1.調整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作為教學實踐活動的第一要素,決定著職業學校的生存空間與發展價值。 我國《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边@表明,職業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礎之上的,以社會分工形成的職業需求(包括社會的、個人的)為價值取向而進行的教育。
教育部職教司司長黃堯對當前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作了明確的闡述:“中等職業教育必須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培養同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中等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這表明,培養目標的定位基礎是社會需求,培養目標的定位特點是綜合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培養目標的定位指向是符合一線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崗位的需要。電大中專層次的教育,長期以來是按照學歷層次和知識結構而進行定位的,其培養目標主要側重的是理論知識結構的目標,這在以往的歷史條件下是符合其教育功能定位的。隨著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調整,電大中專層次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應該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調整。
2.改革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具體方式和手段,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我們以往所采用的以課堂教學為主或通過遠程教學傳授知識的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對高素質職業人才的需要。培養目標的指向是綜合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教學組織不讓學生接觸企業、接觸崗位實踐,顯然無法實現熟練的實操技能和形成綜合的職業能力。德國、奧地利等國家實施的“雙元制”教學已經是職業教育成功的經驗,我國青島職業教育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點也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所以,按照職業教育的規律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人才培養方式,讓學生實現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的相互融通,是我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方向。
3.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基礎。應摒棄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結構,根據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來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應采用“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結構,以職業素質與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以崗位技能訓練為特色,既強調職業能力的知識基礎,也重視選擇一個特定職業崗位所必備的知識與技能。
“寬基礎、活模塊”分兩段結構,其“寬基礎”階段側重于全面素質與關鍵能力的培養,同時進行某一崗位群相關職業通用的技術與技能的專業教育,這一階段著眼于奠定發展后勁的基礎?!盎钅K”中的每一個“大模塊”都是針對某職業崗位的多項能力進行的定向教育,是讓受教育者掌握從事一個職業必需的學識、技術和能力,它主要來源于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專業崗位標準。
此外,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應以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為重點,突出學生的實操訓練和職業能力培養,一般情況下,專業課程理論教學與實操訓練的學時分配,應掌握在1:4為宜。
當然,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還涉及到提高師資水平、改進和優化教育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加強學生的日常管理等內容。總之,我們應通過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學的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運行機制,最終實現電大中等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字Tags:素質 素質教育 教育 討論 深化 電大 大中
素質教育大討論:深化電大中專教學改革的緊迫任務網址:http://www.cnpujin.cn/html/xxdt/xwkx/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