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中專-職業核心-學前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練習題
1.語言是( )和思維的工具。
A.交際
B.動作
C.聲音
D.表情
2.下面哪個選項不是學前兒童語言獲得理論( )。
A.后天環境論
B.先天決定論
C.先天與后天相互作用論
D.遺傳決定論
3.下面哪個內容不是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特點( )。
A.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主動構建的過程
B.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個性化的過程
C.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綜合化的過程
D.語言學習是兒童語言系統化的過程
4.下面哪個內容不是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影響因素( )。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會因素
D.環境因素
5.下面哪個內容不是影響學前兒童語言學習的生理因素( )。
A.健全的運動系統
B.健全的發音系統
C.健全的大腦神經系統
D.完善的感知系統
6.兒童從出生能夠說出第一個具有真正意義的詞之前的這一時期為( )。
A.前言語階段
B.言語發生階段
C.基本掌握口語階段
D.學話萌芽階段
7.兒童自第一聲啼哭到咿咿呀呀說活經過了3個發生階段,即( )。
A.單音發聲--音節發聲--前詞語發聲
B.單音發聲--前詞語發聲--音節發聲
C.音節發聲--前詞語發聲--單音發聲
D.音節發聲--單音發聲--前詞語發聲
8.有研究表明,人們談話時所傳達的信息絕大部分是通過()手段傳達的。
A.非語言
B.語調
C.言語
D.聲音
9.一歲半到二歲兒童開始說出的兩三個詞組合而成的句子被稱為( )。
A.單詞句
B.簡單句
C.電報句
D.完整句
10.( )階段的兒童常常用“球球”表示“這是一個球”、“我要球球”等。
A.單詞句
B.電報句
C.完整句
D.復合句
11.以下關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語言教育總目標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B.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C.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認字
D.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12.( )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也是兒童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
A.傾聽
B.表述
C.欣賞
D.閱讀
13.學前兒童傾聽行為的培養,應重點防止對語音、語調的感知和( )。
A.語法的掌握
B.語用的使用
C.語義內容的理解
D.語氣的訓練
14.在談話活動中,要求學前兒童建立主動傾聽別人談話的愿望、態度和習慣,可培養( )。
A.反饋性傾聽能力
B.辨析性傾聽能力
C.理解性傾聽能力
D.有意識傾聽能力
15.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是語言形式、語言內容和( )的總和。
A.語言運用
B.語言方法
C.語言手段
D.語言途徑
16.下面哪項內容不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 )。
A.幫助兒童學習本民族的語言符號系統
B.幫助兒童學會運用語言
C.由藝術語言構成的文學作品也是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D.幫助兒童學習英語
17.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般方法不包括( )。
A.示范模仿法
B.視聽講做結合法
C.游戲法
D.觀察法
18.( )是教師通過自身的規范化語言,為幼兒提供語言學習的榜樣,讓幼兒始終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自然的模仿學習。
A.示范模仿法
B.視聽講做結合法
C.游戲法
D.練習法
19.( )是教師運用有規則的游戲,訓練幼兒正確發音、豐富幼兒詞匯和學習句式的一種方法。
A.示范模仿法
B.視聽講做結合法
C.游戲法
D.練習法
20.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般方法不包括( )。
A.示范模仿法
B.視聽講做結合法
C.表演法
D.觀察法
21.( )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前兒童學習表演文學作品,提高口語表現力的一種方法。
A.示范模仿法
B.視聽講做結合法
C.表演法
D.觀察法
22.在幼兒教育機構中,( )是對學前兒童進行語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A.滲透的語言教育活動
B.基本的語言教育活動
C.日常的語言教育活動
D.集體形式的語言教育活動
23.我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專家認為,學習語言有三大特點:易行性、積累性和( )。
A.滲透性
B.主動性
C.特殊性
D.廣泛性
24.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分為傾聽、表述、早期閱讀和( )四個方面。
A.游戲
B.談話
C.社會性
D.欣賞文學作品
25.兒童文學作品是指那些與0-6歲兒童心理發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 )相適應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
A.閱讀能力
B.聽說能力
C.表達能力
D.傾聽能力
26.下面哪項內容不是學前兒童文學作品學習的特征( )。
A.圍繞文學作品展開學習活動
B.包含感受、理解與表現的審美目標
C.整合相關的學習內容
D.向兒童展示成熟的語言
27.讓兒童重點感知體驗文學作品應多開展( )的親子閱讀方式。
A.交流式
B.朗誦式
C.平行式
D.隨意式
28.欣賞文學作品可以多通道的參與、相互作用,下面哪項內容不是( )。
A.作品欣賞與教學媒體結合
B.作品欣賞與音樂結合
C.作品欣賞與游戲結合
D.作品欣賞與日常生活結合
29.故事中的大量生動優美的詞句,幼兒可以欣賞和模仿,教師可以通過( )進行提問。
A.針對作品中的語言提問
B.針對細節提問
C.針對主題提問
D.針對兒童記憶系統提問
30.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是一種( )。
A.語言游戲
B.規則游戲
C.角色游戲
D.表演游戲
31.詩歌和故事的仿編只要求在畫面的基礎上換詞的年齡班是( )。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32.下列各項中關于談話活動的話題不正確的是( )。
A.教師精心設計
B.根據幼兒生理水平擬定的
C.由幼兒語言特點決定的
D.幼兒隨意產生的
33.幼兒園談話活動與日常談話最根本的區別在于談話活動具有( )的特點。
A.無預期目標和計劃
B.隨意性
C.有目的、有計劃
D.自發性
34.在談話活動中,要求學前兒童樹立自動傾聽別人談話的欲望、立場和習慣,可培養其( )。
A.反饋性傾聽能力
B.辨析性傾聽能力
C.理解性傾聽能力
D.有意識傾聽能力
35.教師在談話活動中要幫助幼兒學習圍繞一定的( )談話,充分表達個人見解。
A.問題
B.情景
C.話題
D.活動
36.引導幼兒圍繞中心話題,逐步拓展交談內容,這是談話活動設計與組織過程的()。
A.第一步驟
B.第二步驟
C.第三步驟
D.第四步驟
37.講述活動是學前兒童學習應用( )語言進行談話的一種形式。
A.非正式語言
B.正式語言
C.隨便語言
D.自由語言
38.能使學前兒童逐步獲得獨立構思和完整連貫表述的語言經驗是( )。
A.談話活動
B.講述活動
C.欣賞文學作品
D.早期閱讀
39.幼兒園的( )對培養鍛煉幼兒的獨白語具有獨特的價值。
A.談話活動
B.講述活動
C.欣賞文學作品
D.早期閱讀
40.下面哪個選項不是看圖講述的類型( )。
A.描述性的看圖講述
B.繪圖講述
C.拼圖講述
D.敘事性講述
41.( )是以實物作為憑借物來幫助幼兒講述的一種活動,具有真實可信的特點。
A.實物講述
B.看圖講述
C.情境講述
D.排圖講述
42.根據憑借物的不同,幼兒園講述活動可分為實物講述、看圖講述和( )。
A.敘事性講述
B.描述性講述
C.情景表演講述
D.議論性講述
43.下列選項中,講述活動的重點是( )。
A.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B.運用已有經驗自由講述
C.學習新的講述經驗
D.鞏固和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44.能有重點的講述實物、圖片和情景,突出講述的中心內容是( )的講述目標。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45.幼兒園聽說游戲是一種( )。
A.教師和幼兒共同參與的角色游戲
B.幼兒自發組織的游戲
C.教師組織的對話教學
D.是教師設計組織的、兒童有興趣自愿參加的教學游戲
46.幼兒聽說游戲的目標是( )。
A.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
B.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
C.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D.培養幼兒的協調能力
47.下面哪個內容不是幼兒聽說游戲的類型( )。
A.語音練習的游戲
B.詞匯練習
C.句子語法的練習
D.繞口令的練習
48.“我能找到他”游戲要求全班幼兒手拿圖片,請個別幼兒練習描述圖片,其他幼兒舉出描述的圖片,先舉出的獲勝。這屬于( )。
A.語音練習游戲
B.詞匯練習游戲
C.句子練習游戲
D.描述練習游戲
49.描述游戲主要在幼兒園( )進行。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50.早期閱讀,是指( )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讀和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A.0-3歲
B.0-6歲
C.3-6歲
D.0-12歲
51.兒童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要理解圖書的主要內容,還要將圖書的主要意思以( )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閱讀活動的一個主要目標。
A.口頭表達
B.書面表達
C.聽說游戲
D.談話活動
52.下面不是早期閱讀的特點的是( )。
A.需要豐富的閱讀環境
B.有教豐富的談話素材
C.與講述等活動緊密結合
D.早期閱讀具有整合性的特點
53.下面哪項內容不是教師指導閱讀區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 )。
A.建立必要的活動規則
B.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利用圖書
C.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D.教師直接講述圖書
54.教師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利用圖書可以采用( )。
A.新書推薦法
B.示范模仿法
C.游戲法
D.表演法
55.( )是總結性的活動環節,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幫助幼兒鞏固、消化所學的內容,是整個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A.幼兒自主閱讀
B.師幼共同閱讀
C.圍繞閱讀重點開展活動
D.歸納閱讀內容
56.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主要包括( )。
A.對兒童語言發展的評價和對教師設計活動能力的評價
B.對兒童語言學習行為的評價和對教師在活動中語言使用規范性的評價
C.對兒童語言學習行為的評價和對教師語言教育行為的評價
D.對教師設計活動能力的評價和對教師在活動中語言使用規范性的評價
57.下列說法中不屬于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評價的主要目標的是( )。
A.檢查或鑒定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是否達成,或判斷達成情況
B.及時讓教師明確、發現現實與預定活動目標之間的差距和問題
C.幫助教師針對發現的不足和問題,及時采取改革措施
D.檢查教師的工作以進行適當的獎勵
58.兒童語言目標制定必須以社會的需要、( )、語言學科的性質和幼兒語言學習特點為依據。
A.幼兒家長的要求
B.幼兒園的語言教材
C.幼兒發展的規律
D.幼兒園教師的語言教學水平
59.幼兒園的語言教育( )。
A.很難在游戲活動中進行
B.只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
C.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
D.只能通過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進行
60.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的評價包括正規的語言教育活動評價和( )。
A.滲透在日常活動的非正規語言教育活動評價
B.學前兒童語言發展水平的評價
C.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行為的評價
D.教師語言教學活動組織水平的評價
61.下面哪個內容不是正規的語言教育活動評價內容( )。
A.目標的達成程度
B.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適合程度
C.活動內部要素的協調程度
D.教師的教學水平
62.( )是教師和學前兒童合作收集學年中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閱讀、描述等作品,把這些作品與教師的文字說明放在一起,可以幫助教師看出學前兒童的發展和進步。
A.觀察評估法
B.作品分析法
C.談話法
D.檔案評估法
63.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方法中,( )是通過面對面的交談收集評價信息的方法。
A.觀察評估法
B.作品分析法
C.談話法
D.檔案評估法
64.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評價方法中,( )是利用錄像、錄音、照片或者文本式的活動實況筆錄、教育手記等呈現的有關正規、非正規的語言教育信息材料,進行分析評價。
A.間接信息評價法
B.實地觀察評價法
C.自我評價法
D.他人評價法
65.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實地觀察評價法、間接信息評價法、自我評價法和( )。
A.他人評價法
B.觀察評估法
C.作品分析法
D.檔案評估法
66.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研究在( )發展起來的。
A.二十世紀中葉
B.二十世紀前葉
C.十九世紀中葉
D.十九世紀前葉
67.( )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
A.蘇霍姆林斯基
B.霍華德?加德納
C.維果斯基
D.蒙臺梭利
68.學前全語言教育是指通過全面的語言內容和全面的語言活動,發展學前兒童( )以及外語等全面的語言能力。
A.聽、說、讀
B.聽、說、讀、寫
C.聽、說、讀、前書寫
D.聽、說、前書寫
69.下面哪項內容不是學前兒童全面語言教育的內容( )。
A.全面的語言形式
B.全面的語言能力
C.全面的語言內容
D.全面的語言教育
70.學前全語言教育促進幼兒以( )為核心目標的能力素質和人格素質的健康發展,為他們成為創造型人才奠基的素質教育。
A.創造性
B.藝術性
C.綜合性
D.整合性
在本中心報讀的學員可以咨詢教務老師索取 職業核心-學前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練習題答案。
關鍵字Tags:電大 大中 中專 職業 核心 學前 學前教育
電大中專-職業核心-學前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練習題網址:http://www.cnpujin.cn/html/zsxx/clxz/tiku/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