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賢睿:堅定不移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賀信,并明確指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地位。堅定不移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不僅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教育戰線迫切而重要的戰略任務。
一是堅持人民至上,共享優質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切實解決好教育公平、質量和服務民生問題。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群眾對教育有了更多更美好的期待,數字化建設為實現這些期待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數字化建設,優質教育資源能夠實現均衡配置,讓14億多人民在共享教育數字化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
二是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數字化轉型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開放和共享是數字化發展的基本理念。通過數字化,可以使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匯聚并惠及全體人民,有效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數字化轉型促進綠色發展。通過數字化,可以使學習環境更加綠色、智能,實現泛在互聯。數字化還將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通過數字化,海量沉淀的學習數據能夠得到充分挖掘和分析,數字治理能力將得到有力提升,教育的創新、協調、可持續發展將得以實現。
三是堅持立德樹人,將數字化融入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教育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全過程,推動系統性變革。在數字技術賦能下,教育生態、學校形態、教和學的方式將發生很大變化。高校應以學、教、考、評等核心業務為錨點,著力推動學習資源、教學過程、考試測評、管理服務四個關鍵場景的數字化。高校應以學生為中心,突出效果導向,適應師生最緊迫的需求,回應師生最核心的關切,積極探索數字教育的新機制、新模式,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促進教育模式革新。
四是堅持加快建設教育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為全社會提供學習機會和精準支持。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我國開展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大眾對在線學習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在線教育平臺和優質學習資源的需求更加廣泛。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致力于建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教育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上線就要在線、在線就要完善,致力于打造優質在線教育平臺。
五是堅持提升終身學習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助力共同富裕。數字技術是實現終身學習多樣化、靈活化的關鍵驅動因素。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高校要堅持數字惠民,圍繞人的全生命周期,提升全民的終身學習力,尤其要關心不同群體的學習需求以及應用數字技術的特點和能力。通過數字化建設,加快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六是堅持擴大開放,積極參與教育數字化國際合作,助力培育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正著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數字教育,凝練數字教育的中國方案,推出中國數字教育范式,更加廣泛深入地參與教育數字化全球治理,引領世界數字教育發展。高校要識變應變、主動作為,積極開展在線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宣傳中國數字教育理念成就,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關鍵字Tags:堅定 堅定不移 不移 落實 國家 家教 教育
范賢睿:堅定不移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網址:http://www.cnpujin.cn/html/xxdt/xwkx/6141.html
- 上一篇:把握質量評價新要求 不斷深化特殊教育綜合改革
- 下一篇:中職教學部召開工作總結暨調研座談線上會議:堅持雙穩雙提、改革創新,推進中職高質量發展
- 教育部:適度擴大中職招生規模
- “大中專教育接軌試點”中專階段基礎課程教學大綱基本確定
- 電大中專獲批立項2項教育部“能者為師”實踐創新項目
- 遠程中等職業教育聯盟簡介
- 教育部職成司司長陳子季: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主體、服務面向和改革重點
- 中國將學習型社會建設作為國家重要戰略
- 電大中專參加國家開放大學4·23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
- 劉京輝:從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 強化黨風廉政紀律,服務教育強國建設中職教學部黨支部開展集體警示教育
- 職業教育賽道很火,但培養“匠人”不易